今天我們一起看一下:原研哉徒弟設計出品的“轉轉”logo VI設計升級的一個案例,看到很多人吐槽,左邊是原來的logo,右邊為升級后。
據說是由原研哉的徒弟,日本的新銳設計師大黑大悟設計的,看原來logo設計是這樣的,轉轉熊的感覺,頭上有個發條。
新的logo,就把上面發條去掉了,但是原來的基礎形狀還保留著,熊的嘴巴跟眼睛也去掉了,變成了一個字母Z的符號。
字體也重新設計過了,我個人感覺:整體去看還是升級的不錯的,看起來是比較簡約,比較年輕了,舊logo有點感覺像小孩子的玩具,就可能容易讓別人感覺是賣玩具的,新升級的logo看起來更簡約,更有質感一些。
我們看一下他的設計理念是什么,它不只是一個熊了,保留了原來的一個熊的輪廓,兩個熊耳朵給它定義了兩個衛星,環繞著旋轉,也是一個循環,跟轉轉的回收屬性比較吻合。
所以從這個概念來說,也是挺有意思的,我們看一下字體設計是什么來著,就是用橫線+斜線把它切出來的,這兩個字正好是橫線跟斜線比較多,下面這一個部分用圓角把它切出來的,英文也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設計。
升級后的logo,有中文的,有拼音的,我覺得這個拼音的感覺看著挺舒服的,因為轉轉兩個字是一個重復的拼音,如果橫著排就太長了,它上下這樣排就挺好看。
他的輔助圖形設計就是拼音名旋轉做了一個動態的效果,注意看其中的字母Z和尾部N正常是重疊共用的,也是很巧妙的設計,看著挺有意思的。
這是他的一些包裝設計,也是沒有說直接突出logo放在正中間,也是用拼音名作為輔助圖形應用,logo只是放在側面。
其實整體這種設計思路,還是有很多值得去學習的地方,你看他應用時也是比較靈活的,而且它的顏色也沒有到處都是用標準橙紅色,這里是用了一個金色的盒子。
之前先看到一些網友的評價,也是挺有爭議的:
看到這些評價,感覺好熟悉啊,經常我發的作品案例分享,也是老有人說還不如以前呢,其實這種評價實在是沒有任何的意義。
很多時候都是一些還稱不上設計師的人,自己在那里就是隨意的評價,沒有實質意義。
我們看一下“轉轉”這次升級設計的作者經歷,1979年的,接近八零后的一個設計師,人家算起來實踐經驗也有蠻多年了,2003年專科畢業的,畢業后就加入了日本設計中心,然后并師從原研哉,2011年就創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。
從他創立的時間加起來也有十幾年了,所以我相信他的設計,肯定不會說差到哪里去。
因此,很多情況我們看到一些作品時:多看看有沒有什么可以去學習的,肯定比隨意的評價更有成長的意義,更有進步,你認同嗎?
文:伍小泉/五源設計創始人( 圖片來源網絡)